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

[隨想.me] 將國外的東西照單全收可以嗎?


  我應該算不上「全能住宅改造王」的忠實觀眾,畢竟我可是連它什麼時間播出都搞不清楚。每回好像都是百無聊賴,只能巴著電視打發時間,卻又找不到有什麼節目可看,只好拿著遙控器進行手動頻道掃瞄的時候,才會不小心掃到這個節目,沒想到不知不覺間也看了不少集數,甚至還常常看到重複的...XD

  在看過的這幾集當中,會發現日本的設計師在室內裝潢的考量上,對於採光是非常注重的,他們常常會運用大面積的落地窗,或是在樓層之間設計一些裝置,讓日光能夠順利照進來,以增加室內的明亮度。從節能減碳的角度來看,這似乎也失為一種節約能源的方式。在觀賞的過程中,心裡當然也會暗自盤算著,將來有一天要是買了房子該如何來裝潢,怎麼樣搞得採光良好...

  前幾天,剛好跟我爸聊到一些房地產的事,他就覺得說在屋舍的前面,要是有一棟大樓遮蔽陽光是很好的一件事,可以減少西曬的問題。當下,我當然是很不以為然,下午出門去逛書店時,隨手翻閱起一本室內設計雜誌,「光氛」兩個字在眼前閃過,讓我突然回想起一個關於玻璃帷幕大樓的反思。

  不管是去到東京、香港還是曼谷,一眼望去可以說清一色都是玻璃帷幕大樓的天下,也算是現代都市叢林中的一種象徵了。只是這類建築物的特色是一方面阻絕了外來的冷冽空氣,另一方面卻能引進溫暖的陽光,可以說是專為寒帶國家所設計的。然而同樣的東西放到熱帶來,卻彷如是將自己關在蒸籠裡面,然後拼命開冷氣消暑,這不是一件很諷刺的事嗎?

  台灣勉強也稱得上是常夏之國,只為了追求進步而一味地師法歐美的建築,大量地興建起玻璃帷幕大樓,卻未瞭解過設計背後的思維,反造成了能源的消耗,這不正是「橘越淮為枳」的道理嗎?並不是所有來自進步國家的東西都是好的,它們可以是一種參考,在實際的採納上仍是得回歸到自身周遭的環境條件來進行調整。

  現在問我還會想用落地窗嗎?我的答案雖說不再那樣篤定,但倒也不至於完全拒絕,而是會因應屆時的現實條件成為一種可用可不用的選項。不過,我還是蠻佩服日本設計師在收納方面的巧思的,房價要是繼續膨漲的話,台北的居住環境也快和東京不相上下了,到時這些設計應該會越來越適用吧!

2008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書摘] 會真的能在10分鐘內開完嗎?

  今天隨手將5月號的數位時代翻完,裡頭介紹了樂天市場與7-11聯手進軍台灣網購市場的消息,其中有一段提到了:

樂天召開的會議,與會者必須在會議前一天傍晚五點前,交出隔天會議中所用的資料,其他與會者必須在前晚先閱讀相關的會議資料。隔天正式開會時,只要針對資料中不懂的地方提出「這裡可以說明一下嗎?」,就能將原本要花1小時的會議縮短在10分鐘內結束。

  這種精簡會議時間、提高會議效率的文字,我記得像是「開會開到死」、「一週工作4小時,晉身新富族」等書或是其他一些商業雜誌都曾經闡述過,只是說來也真是奇怪,小弟我在職場上也待了好幾年,幾乎可以說沒看過任何一個喜歡開會的員工,每個人只要一提到要開會,往往都是能閃就閃、避之唯恐不及,尤其是對會議時間的冗長、枯燥更是抱怨連連,然而卻很少聽說有哪個主管站出來改革的。

  姑且不談情緒面,想想十數個高階主管窩在會議室裡面,開個例行性的週會,可能一開就耗掉一個下午,這得消耗多少人事成本。裡頭談的多半都是各處室輪流報告自己部門的近況,加上幾個臨時動議,兩、三個小時的時間就這麼過了,就算討論事項都能順利進行下去,大部分的時間也都耗費在基本溝通上,像是把已經陳列為文字的報告再用口頭說明之類的,在會議室內能解決的事情又有多少,要是大夥兒立場歧異的話,那恐怕就會像立法院一樣,一下午的時間可能連個共識都沒有。

  這當中又有多少事情是如上面講的,可以事前就先提報,有與會者事先消化過,只要針對重點花個幾分鐘講一講就可以的。道理我想每位主管都嘛知道,只是畢竟是領人薪水、吃人頭路,反正會照開、錢照領,老闆沒說話,大家就只好繼續忍受著無聊的冗長會議。

2008年11月5日 星期三

[單車遊戲‧環島] Day 1 倉促的起步(公館 -> 金山)

  11月20日星期一 天氣晴

  原本是打算九月底、十月初出發去環島的,臨時我妹說等她10月18日考完托福可以一起去,想說這樣也好,好歹路上有個照應,那就把日期延後吧!但這段時間她要專心唸英文,根本也沒有時間討論,不管是她的行李還是行前訓練都讓我感到擔憂,究竟哪一天可以出發,心底其實是沒有譜的。

  也不知道是不是憨膽,她倒是十分果斷,只花了一天整理行李,就決定要上路了。反倒是教多了半個月時間準備行李的我有點錯愕。

  這段時間為了該帶什麼去環島,著實花了不少精神在網路上搜尋、研究,光一個馬鞍袋,究竟是要克難式地用背包改裝呢?還是該花大錢買長途單車旅行者有口皆碑的Ortlieb專用馬鞍袋,就能讓我搖擺許久。儘管嘴上唸著:「這裡是台灣,不管發生什麼事總有可解決的方法,沒有什麼好擔心的」,臨出門前,卻仍對手邊的行李是否足以應付這趟環島之行感到忐忑不安。

  在我妹趕鴨子上架的強力催促下,還是勉為其難地將攤散在沙發上的裝備,匆匆忙忙地收拾進那兩喀肚量不小的Ortlieb馬鞍袋中,懷抱著心中的憂慮上路。歷經這樣的一番掙扎與忙亂,拖到近11點才終於踏上了這一趟單車環島的旅程。(亂到連出發照都忘記照...XD)

第一站:大稻埕

  關於路線的安排,個人選擇了由淡水繞出去走海岸線。我知道有些人是走汐止進入基隆,一個考量是傾向繞大圈(這樣才像環島嘛!),再則是之前騎摩托車去和平島時,曾見識過那段路的髒空氣,實在是不敢恭維。至於走北宜直奔宜蘭,那難度是讓我連想都不敢想...> <"

  基本上往淡水這一段路,全程幾乎都有完善的河濱自行車道可走。只是根據過去騎車的經驗,到大稻埕的河濱車道,實在是設計得太過迂迴,改走大馬路可以少跑將近5公里,為了節省時間,只得去跟路上的大、小車攪和囉!萬萬沒意料的是,才不過走了短短不到10公里的路,阿妮就為了閃躲公車而掛彩,怎有種出師不利的Fu咧...

  看看距離要轉入自行車道的大稻埕水門也沒多遠,決定還是先離開這喧囂的馬路再來處理吧!幸好只是小指頭的輕微擦傷,用3M膠帶簡單包紮一下就沒事了。

  接下來的這一段路,之前就騎過一回了,照說這一趟理應更駕輕就熟才是。只是輕了許多的黑小摺掛上那10公斤(搞不好更重...= =b)的行李,要牽上洲美陸橋仍是一樣的吃力。少了人山人海的空曠車道,騎來愜意卻也顯得陌生,中間一度發生了走錯路(總覺得這段時間車道似乎整修過...)、GPS記錄器跳車等插曲,好在有找回來,否則我的Holux M-241頭一回出動就陣亡,那感覺就真的蠻糟糕的。

  可能是中間都沒有什麼休息吧!約莫花了兩個小時許就騎到了關渡宮。可惜的是,或許是非假日的關係吧!雖是中午吃飯時分,賣芋頭餅的「阿對雙胞胎」竟是大門深鎖,這可是我原先預計要犒賞自己騎到關渡的獎品說。~> <~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