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3月31日 星期一

[隨想.me] 排隊=生意好?

  去年公館夜市多了輛賣滷味的攤車,同樣都是滷味,它和師大的燈籠不同的是,它是屬於預先滷好的,相對來說當然會比較入味,在調味上除了滷汁,很有趣的是它還會灑上一點胡椒,加在雞排上大概不是什麼新鮮事,用在滷味上應該挺少見的吧!整體來說,味道還算是不錯,加上沒有湯汁,食用上個人是覺得方便不少,不用擔心去沾到衣服什麼的,這一點來看是優於湯湯水水式。

  可能是正對我的味吧!前前後後也去交關了好幾遍,話說我運氣還真是好ㄌㄟ~回回去幾乎都排得到隊,只不過幾次耐心排隊的觀察下來卻也發現,排隊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慕名而來的人太多,而是...店員的手腳實在太沒效率了,不管是二個人還是四個人站台,打包的速度竟然都可以保持一樣,明明東西拿一拿就可以結帳,不用再下鍋去煮,卻總是讓我等得比在燈籠更久,更讓人為之氣結的是,對於久候的客人,店員似乎並不以為意,以致於常常可以看到有人等到不耐煩放棄。

  忘記是誰說過類似這樣的話:「排隊表示的明明就是效率不彰,為什麼媒體卻都標榜大排長龍的才是好店?」雖然小弟我也是超級討厭排隊的,但是要將排隊通通歸咎於效率,我倒也不是完全認同。看看坊間比較常見、容易造成排隊的,不外乎是像車輪餅、雞排、滷味這種,不管包裝怎麼快,生產的流程中總有一個環節是沒辦法事先完成的,必須當場製作。之所以會排隊,往往是因為一次製作出來的量不夠賣,在這種情形下要說它大排長龍是因為暢銷,可能還說得過去。

  然而,有些店家也不知道,是不是意圖就是要製造排隊的人潮,以創造話題,即便後面已經開始塞車了,他們仍可以不疾不徐地考驗著顧客的耐性。如果是這種狀況的話,那麼沒錯!排隊確實代表著效率的差勁。如果店家抱持的是這樣的心態,無疑是可議的,我想消費者也不是笨蛋,除非是獨門的生意,否則第一次或許還可以忍受,久了之後,它將不再是我的選項,我寧可回師大買燈籠,或是找尋其他選擇,這在公館周邊並不是什麼難事。當附近的人陸續流失,之後就得看公館人來人往的陌生客是否足夠餵飽它了。

  某些時候,我真的覺得社會是反智的,無形之中會帶動一些不合乎邏輯的行為,好比「排隊」就是其中之一,本來它應該是不得已而為之,但現在卻好像是無性生殖行為一般,只要前面有人排隊,就會讓過往的人產生慾望,讓隊伍是越排越長,然後就帶動更多人排隊,彷彿是在驗證網路外部性一般,這真是一件很奇怪的事。

  不過,我是真的拒絕排隊,像是師大夜市很有名、晚上去都人山人海的阿諾可麗餅,即使中午經過沒什麼人,我還是不會想買,甚至我是連一次也沒吃過。其他像是公館的車輪餅、東南亞的小李豬血糕,我也只有很久以前沒這麼多人排隊的時候買過幾次。畢竟我不認為它們有美味到值得排上幾十分鐘的隊,只為了嘗上一口。

2008年3月17日 星期一

[隨想.me] 拍支廣告兩岸用

  離總統大選的日子越來越接近,打開電視看廣告,免不了會發現這一陣子的廣告時間,似乎都已經被你來我往、唇槍舌戰的選舉廣告給填滿了,一句來一句去的內容讓人望之生厭,卻又無能為力。

  在候選人們一會謾罵一會誠懇的撲天蓋地式轟炸之下,其他的廣告大概很難安插得上,加上景氣不好、消費低迷,或許也讓廣告主們砸錢砸得更謹慎。不過,從夾縫之中,我發現了下面這兩支廣告...

::明治巧克力::

::旺旺小小酥::


  不用看影片,光聽聲音就知道這是大陸製作的。看完這兩部廣告之後,有股莫名其妙的感覺。聽完那首令人詫異的「巧克力~巧克力~巧克力就是...MEIJI」的廣告歌,我十分好奇明治(MEIJI)巧克力做這一支廣告,它想要傳達的訊息究竟是什麼?

  純粹曝光打形象嗎?個人倒覺得像是想搞砸自己的招牌?以我自己對明治產品定位的認知,算起來它應該屬於平價巧克力中價位比較高的,按理說這個價位帶的產品,多半都會將自家的商品包裝成高級品,而不是讓我有種時空錯置之感,彷彿時間倒退了 30年。

  這又讓我想到之前看過的那篇日系手機全面退出中國的案例。明治的台灣業務可能只不過是大中國圈裡的一小塊,主事者也許又是日本人,一廂情願的以為反正都是講國語,拍一支廣告就可以兩邊用,殊不知正統北京腔在台灣是沒有賣相的,擺將上來只會讓人「倒彈」。單就記憶度來說,搞不好還挺有效果的,然而我想是負面大於正面的。

  至於旺旺,我想是一樣吧!比較不懂的是,一家正統的台灣廠商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在 Youtube上還有另外一支小小酥在香港的廣告--盲劍俠篇,我很清楚他想做的笑點是什麼,但就是笑不出來。不過這或許也維持著一貫性吧!他們家過去的廣告,常常都是讓我覺得很囧的。

  以在地化而言,我覺得這兩支廣告都是失敗的。和中國市場相較之下,台灣的市場可以說是小的可憐,相信未來這樣的狀況應該會越來越多,一想到以後電視上可能會充斥著南腔北調、拍攝品質令人傻眼的廣告,心裡似乎只有無奈跟無言了。

2008年3月13日 星期四

[書與我] 這算是閱讀的偏食嗎?

  這幾天在整理書櫃的時候,發現了這樣一個有趣的畫面。事實上,我倒是沒有說很刻意地去收藏或是閱讀這家的書,卻沒想到就在不知不覺中,竟然讀完了這麼多本先覺出版的書。(完讀的書我都會上書套並加貼笑臉,然後放在一起集中管理...^ ^)相較之下,之前像發瘋一樣想補完的大塊Touch全系列等,實際看完的反而只有少數幾本,當真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這句成語用在這裡應該沒錯吧!哈哈,沒什麼信心...XD)

  是因為編輯選書的眼光精準嗎?稍微掃視一下,似乎不是這麼回事哩~裡面會讓我想推薦給別人看的,看來看去好像也只有一本《賣命工作的誘惑》,其他的書則不算出色,要是從這一點去看的話,好書的比率並不比其他出版社高。那麼究竟是為什麼勒?

  想了想或許跟書名和選書的方向有關吧!這幾本書都有一個特色,就是他們都有個具體的賣點,《我不是殺人犯》討論的是安樂死的問題,《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則是在探究「購物」這件事,《看見價值》不用說賣的當然是現任的全球首富--巴菲特,以此類推。這些書多半都屬於一些新奇或是切身相關但又晦於談論的主題,或許正是這點好奇心的作用,吸引著我去將架上的書取下來閱讀的吧!

  只是不曉得這算不算得上是一種閱讀的偏食哩~雖說是同一家出版社的書,不過它們各自隸屬於人文思潮、社會觀察和商戰等不同系列。也不知道是不是換點別的口味會比較好,心中沒有定論,我想與其去思考未來要看什麼書,興許交給當下的心情去決定會更妥切吧!現在嘛,還是從架上挑本書來看會實際點...^__^

2008年3月6日 星期四

[隨想.me] MP3隨身聽新功能發想~

  科技產品的貶值速度真的是很快,想想也才沒多久的時間,SD卡的價格就已經來到1000塊可以買4G還有找的地步,連帶地讓MP3隨身聽也跟著便宜起來,翻開報紙的廣告,赫然發現一支1G容量的MP3隨身聽竟然不到1千塊,而且還不是雜牌的哩~心裡的小惡魔不禁開始祟動,想到原先那台iRiver的H320,容量是不小,只是體積也是成正比,騎車帶它出去稍嫌累贅了點,買支比較輕薄短小的來用應該會比較適合。

  不過最後買的倒不是創巨那顆小石頭,而是Sony的NWD-B103F(真囉唆的型號...),會入手這台的原因主要是,一向愛裝高貴的S牌,這回的價錢總算是不那麼高貴了(雖然比原先預算多了一倍= =b),而且也變得比較合群,不再強迫使用他們家的軟體和規格,該有的功能,像是FM廣播、錄音等功能也都一應俱全,比同等級的韓貨貴個一兩百塊算是可接受的範圍,所以就決定買它了。

  前前後後買過不少這類的產品,敗家功課當然也沒少做,我發現這幾年記憶卡型的MP3隨身聽,除了容量有變化之外,基本的功能似乎都差不多,不外乎就是FM廣播、錄音等等,這兩天聽著聽著,盯著FM的功能,嗯~好像好久沒聽廣播了,現在到底有哪些電台可以聽啊,以前會聽的好像也只有飛碟電台、空英...又想到過年的時候,上網幫我妹找空英錄音的事...

  突然間腦袋裡跑出這麼個念頭---機子上不是現成就有FM廣播、錄音、時間的功能嗎?結合起來不正是「FM預錄」,這應該沒有很難做吧!只要有了這個功能,不用買MP3光碟也能隨時收聽每天的空英課程。為什麼好像都沒有廠商提供(或是該說想到)FM預錄的功能啊?

  這又讓我想到另外一件事,現在新的手機滿天飛,好像什麼功能都有人提供,不曉得大家在用過的手機裡面,有哪些功能是讓你激賞的。我自己來說,最好用的功能既不是相機,也不是什麼MP3功能,而是三菱M320所提供的「定時開關機」。我覺得這個功能超好用,一不怕睡覺前忘記關機,有人半夜打電話叫你起來尿尿,早上急急忙忙趕著上班、上學,也不用擔心會忘記開機,別人有急事找不到你,而且也能夠拉長待機時間,不用三天兩頭就要充電。

  如此好用的功能有哪些手機提供ㄌㄟ~嘿...抱歉,我用過的手機裡面也就這一千零一支有。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會需要這樣的功能,不過我想很多人多少都有忘記開、關機的經驗吧!這當然不是什麼多難的功能,然而對我而言,這比在手機裡面塞進一台4X光學變焦的相機更實用!

  記得前一陣子,我爸才在抱怨說他新買的M牌V系列手機又貴又差勁,鈴聲都開到最大聲還常常沒聽到手機響,以後再也不買他們家的手機了!只因為鈴聲音量粗糙的設定,M牌便流失一個用戶。現在的新產品似乎都習慣在硬體的規格上較勁,今年要是出 1G容量的,明年只要改成 2G或 4G的就可以上市了,很少願意花時間去思考消費者真正需要的功能到底是哪些,殊不知這類軟性的需求往往才是決定客戶之後願不願意繼續對該品牌忠誠的關鍵。

2008年3月4日 星期二

[讀讀書] 新聞自由

  台灣媒體的亂也不是一兩天了,打開電視不時可以看到記者張牙舞爪的樣子,盯著螢光幕上的畫面,常常不自覺的在想...這些就是我想看的新聞嗎?為了一些事後想來可能不過雞毛蒜皮大的事,有必要出動這麼大陣仗去採訪(或許說是騷擾可能更貼切)那一個個看來不堪困擾的人嗎?甚至於顛倒了社會價值,讓那些本該如跳樑小丑,受眾人撻伐的角色,竟在電視上出盡了鋒頭,儼然成了鎂光燈下的寵兒。一切的一切,似乎都跟以前在學校唸的傳播理論背道而馳,心中不禁產生許許多多待解的問號。

  其中一個就是新聞自由,彷彿只要頂著「新聞自由」的高帽,記者們那些令人憎惡的舉動似乎就都可以合理化,這是我一直無法理解的。今天在 353期(2005年9月號)的動腦雜誌看到一篇魏玓所寫的《無辜的傑弗遜》(yam天空網站上有完整的全文,有興趣的人動一下你的手指連過去看吧!我就不引用原文了~)才恍然大悟。

  就像之前談過的「君子遠庖廚」一般,有很多被用得理所當然的語句,其實背後都是有但書的,只是有心人故意斷章取義,只挑出其中對自己有利的部分加以曲解,以滿足自己的私心。Thomas Jefferson那句「寧選報紙,不要政府」的原文如下:(懶得看英文的人,可以參考《無辜的傑弗遜》一文,文中有中文說明^__^)

"The basis of our governments being the opinion of the people, the very first object should be to keep that right; and were it left to me to decide whether we should have a government without newspapers or newspapers without a government, I should not hesitate a moment to prefer the latter. But I should mean that every man should receive those papers and be capable of reading them." --Thomas Jefferson to Edward Carrington, 1787. ME 6:57

出處: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Jefferson 想討論的,個人以為是政府應該傾聽人民的聲音,而不能違背民意、一意孤行,將原本該是服務大眾的公器拿來滿足私人的意念,而報社該做的則是充分反映人民意見,做一個民間制衡的角色,使政府機器不致失去控制。為了遂行這個目的,當然不能讓政府藉由公權力干預媒體的報導,我想這才是新聞自由的真義,而不是被用來保障媒體很多失序的行為的。

  這些話裡面另外還點出一件有趣的事情是,台灣這種媒體立場分明、各擁其主的現象,原來並非近代所獨有的,早在18世紀就已經是如此了。而200年前,Jefferson 就殷殷地告誡大家,想知道事情的真相或是真實民意,就得多看幾家報紙。

2008年3月2日 星期日

[單車遊戲] 單車遊關渡


  原本預計是早上出發,目標:「淡水」的,然而同行的我家小妹臨時有點事,直到昨天晚上才剛從高雄回來,舟車勞頓的疲累似乎尚需要點時間化解,於是只得將行程臨時縮水成「社子島一日遊」。

  下午一點鐘,兩輛單車準時從我家開出,幾天前還在擔心著,下雨會讓計畫泡湯,沒想到老天爺倒是挺捧場的,給了個不太熱算是還蠻涼爽的天氣,還真是出遊的好日子哩~

Stop 1 大稻埕


  算起來,這是我第三次騎到大稻埕了。可能是多騎腳力真的有進步吧!再加上將原本的登山胎一一升級成了光頭胎,雖說同樣仍是10公里左右的路程,然而每一回來似乎總會感覺比前一次來得輕鬆一點,而且原先會酸、會痛的手肘和會麻的屁股,也都漸有改善。

  這趟出來騎車,並沒有打算要練車什麼的,純粹是抱著一種遊樂、野餐的心情,反正也沒有急著要趕去哪裡,要是騎得太慢或是天黑得太快,興許就轉頭打道回府了,原則是以騎個30~50分鐘就停下來稍做休息,吃點東西、喝喝水的方式在跑。
  
Stop 2 關渡


  看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納悶,不是說要去社子島的嗎?怎麼會騎到關渡去了勒~

  這中間其實有個小插曲,我一直以為只要順著自行車道,就可以一路從公館騎到淡水,直到在書店翻了單車路線圖之後,才曉得根本不是這樣的,如果就這樣傻傻地騎下去,會到的地方並不是淡水,而是---「內湖」...^ ^b 要騎到淡水的話,中途得過橋到另一岸去,只是路我沒有很熟,所以這趟去社子島倒是還附帶了個探路的目的。

  從大稻埕到社子,路程算是蠻近的,騎沒兩下就到了,遠遠就可以看到一個聚集著蠻多單車客的水門,那裡就是社子啦!經過的時候,還在想說:「大家沒事都停在這裡幹嘛...」,由於我們才騎了十來分鐘,還沒有到休息的時間,將車牽過路障就繼續往下騎了,卻發現怎麼路上只剩下我們兩個人...突然有種預感,路邊剛好有指示圖,停下來端詳了一下,果然沒錯!剛剛水門那裡正是過洲美橋往淡水的分岔點。

  原來預計是要去社子紅樹林保護區看風景的,從地圖上看,關渡那邊也有個水鳥保護區,心想景色應該會比較讚吧!兩個人討論了一下,決定掉頭往關渡去。

  不過出了水門,過了馬路,卻找不到可以上去的單車道,調出腦袋裡殘存的地圖記憶,決定往左直騎而去,才知道原來根本不用過馬路,出了水門直接往左轉就可以了。之前看過網路po文,一直以為洲美橋是騎上去的,沒想到我錯了,社子這邊還是得牽車爬樓梯上去的,對於臂力弱的人而言,實在算不上什麼良好的設計,好在上了橋之後的路段,就不用再搬上搬下了。

  假日的自行車道,人實在多到不行,由於每個人對交通規則的觀念良莠不齊,常常會發生很多驚險的事件。記得那天騎下洲美橋的時候,前面是一對騎速很慢的母子,由於是下坡路段,一路都有用雙手點煞的方式在減速,但車速總也還有個二三十,不過我還是有保持安全距離,只是叫人傻眼的是,那個媽媽可能是關心後面的小孩吧!竟然一下橋就熊熊給我來個大轉彎,還好對向車道沒有車才能順利閃過去,否則我大概只能眼睜睜地撞上去了。

  在這裡,真的是要奉勸所有的單車客,不要以為在自行車道就不用遵守交通規則,上路的時候也多想想旁邊的騎士好嗎?否則,你危害到的不僅僅是你個人的安全,整個自行車道都會因你而變得不安全,請自重,拜託!


  之後就一路騎到了關渡宮,只不過淡水河右岸的自行車道明顯狹窄很多,約只能容納一來一往兩輛單車會車,而且中間幾乎沒有可供休息的地方,遇到假日車多的時候,也只好跟著前車一起慢慢地騎到關渡宮了。
  
  騎到關渡的距離約25公里多,看了一下時間也4點了,到廟裡參觀一下、上個廁所,差不多就該踏上歸途了。

  騎這麼遠來到這裡,總會想帶點東西回去,上去參觀的時候,剛好發現了這個----「雙胞胎」,外面還有人排隊,看來應該是名產吧!加上我妹超愛吃芋頭餅,就各買了幾個來品嚐一下。

  雙胞胎($10)吃起來頗類似之前流行過一陣子的奶油甜甜圈,是還不錯吃但就是少了點驚喜,相較之下,我倒是比較喜歡芋頭餅($15)酥脆的口感。

Stop 3 歸途

  從社子到大稻埕的這一段,會經過重陽橋,這幅由聳立的吊橋與河岸所構築而成的景致,騎起來算是還蠻舒服的,只是美中不足的是,不時會有一股臭味襲來,就比較掃興了。

  由於天也快黑了,回程沒什麼休息,就這麼一路騎到大稻埕,小歇了一下喝了口水,又立即上路,騎著騎著發覺,一旁似乎還蠻多人在拍照的...抬頭一看,原來是在拍夕陽啊!我也從眾地停下來捕捉了這個畫面Y ^__^ Y。


  只是一眨眼的功夫,小捷已經不知道跑哪去了,旋即收了相機馬不停蹄地追上去。就這麼一路飛奔,到家的時間差不多是7 點鐘,算一算回程的時間竟然要比去程的時間整整少了1 個小時,實在是太神奇了~~

  從出發到收工,總計花了6 個小時,騎乘距離是49.57 公里,實際的騎乘時間只有區區3 個小時又4 分29 秒(等於是一半時間在騎一半的時間在休息,呵呵~),平均時速是16.1 km/h(下回自己獨騎,看看能不能提高~)。雖說是悠閒騎,不過這一趟騎乘還是讓我達成了兩個小小的里程碑,一是單日破50公里,二則是總騎乘距離超過200公里。至於下次的目標,當然就是要挑戰淡水來回啦~~

後記

  本來是掉頭去關渡是要看風景的,只是路上車多人更多,根本沒辦法停下來悠閒賞鳥。而且回到家我大妹才跟我說,社子紅樹林保護區很漂亮....呃...當場傻眼~~改天一定要再找時間騎去社子島,把沒看到的風景補看回來....

2008年3月1日 星期六

[讀讀書] 向失敗學習!

書名:向失敗學習!- 社長失格的復活學 -
作者:板倉雄一郎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03.7
讀完日期:2008.2.21
a's 評價:★★★☆

  不曉得有多少人聽過「看廣告免費上網」這樣的服務?網齡比較久的網友,或許曾經耳聞甚至使用過吧!在那個 56k Modem 的年代,這算是一項蠻新鮮的服務,只要下載並安裝好一套用來放送橫幅廣告的軟體,就可以免費上網,當時的使用者超級踴躍的。點子是很好,只是提供的頻寬有限,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據說上網的速度慢到會讓人抓狂,好像沒經營多少就無疾而終了。

  之所以會提到這個
「看廣告免費上網」服務,無非是因為它就是本書的作者板倉雄一郎所想出來的,只不過提供這項服務的 Hypernet公司早在 1997年 12月便淪為網路泡沫的一員,板倉先生也因負債26億而宣告破產。雖然跌倒了一次,不過他後來靠著撰寫自己失敗經驗的《社長失格》一書又成功站起來了。

  即使 Bill Gates曾經說過:「成功,是最差勁的老師」這樣的話,但我想大概沒有人願意遭逢失敗吧!你到書店去看,很容易就會發現,能上架成為暢銷書的多半都是成功者的傳記或是語錄,只是這樣的成功故事看多了,你真的以為成功是可以仿造的嗎?有多少人之所以成功,靠著不完全是自己所認定的原因,往往還得配合天時和地利,一旦風向改變,即便你依循著相同的模式前進,也已經無法走到應許之地,然而你卻可能因為他的成功而盲目,認為不管他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是可以邁向成功之路的。想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何以我們從來也沒有看到第二個 Bill Gates、王永慶。

  俗話說:「上一次當,學一次乖」,失敗與成功之間一個最大的不同就在這個「乖」,失敗可以說是花錢買個經驗,如果能夠不用品嚐失敗的痛苦,而得到其中的學問當然是件好事,只不過少有人願意將自己失敗剖開來談,更何況即使有又有多少人肯花錢出版呢?而這本《向失敗學習》就是作者以自己的失敗為殷鑑,侃侃而談一些關於創業的注意事項。


  其中我覺得收穫最大的是關於創業資金的部分。創業者在初期的資金多半都很難充足,而資金的取得不外乎是兩個管道--融資(包含貸款以及跟親朋好友借錢等等)和入股(包括創投),這大概有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問到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說實在的我就說不上來了。不過,綜合《微笑禿鷹》書中所獲得對創投的瞭解,總算是有一些比較概括的認識。

  融資和入股最大的差別,莫過於融資是完全的金錢往來,借錢還錢,對方的目的是賺利息,而不是參與公司的成長,一旦回收的風險提高,銀行可是隨時會收傘的,
Hypernet 最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擊倒的。入股的話,對方要的就不只是蠅頭小利了,他看好的是公司的未來性,希望藉由早期的投入以獲得豐厚的利益,然而高報酬的背後,股東們也須同負風險,和公司可以說是同在一艘船上,缺點是這些股東可能會介入你的經營,這點也是很多創業者不願接受創投資金的原因。

  那到底何時該選擇融資?什麼時候又是尋求創投入股為宜呢?一是考量對事業風險的掌握度,如果覺得成功是手到擒來,只不過是"一片蛋糕"的話,我想當然就沒必要把成果與人共享,選擇融資會是比較好的。反過來說,要是認為前景可期,但風險無法逆料,或是有可提供關鍵資源的貴人願意合作的話,那麼以未來的利潤換取風險分擔以及關鍵資源,應該會是合算的。

  其間的差異可以說明,矽谷何以能成為創業者的天堂,孵育出諸如 Yahoo!、Google 等新興事業體,其與創投的興盛不無關係。因為,對創業者來說,絕大部分的資金並不是由自己所支出,失敗最大的損失只是時間和機會,並不會因此而背負了龐大的債務,它可以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業。而對創投而言,高風險帶來的高報酬,也讓一個成功的個案足以承擔十次失敗,可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這又何嘗不是美國之所以興盛的原因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