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板倉雄一郎
出版社:先覺
出版日期:2003.7
讀完日期:2008.2.21
a's 評價:★★★☆
不曉得有多少人聽過「看廣告免費上網」這樣的服務?網齡比較久的網友,或許曾經耳聞甚至使用過吧!在那個 56k Modem 的年代,這算是一項蠻新鮮的服務,只要下載並安裝好一套用來放送橫幅廣告的軟體,就可以免費上網,當時的使用者超級踴躍的。點子是很好,只是提供的頻寬有限,在僧多粥少的情況下,據說上網的速度慢到會讓人抓狂,好像沒經營多少就無疾而終了。
之所以會提到這個「看廣告免費上網」服務,無非是因為它就是本書的作者板倉雄一郎所想出來的,只不過提供這項服務的 Hypernet公司早在 1997年 12月便淪為網路泡沫的一員,板倉先生也因負債26億而宣告破產。雖然跌倒了一次,不過他後來靠著撰寫自己失敗經驗的《社長失格》一書又成功站起來了。
即使 Bill Gates曾經說過:「成功,是最差勁的老師」這樣的話,但我想大概沒有人願意遭逢失敗吧!你到書店去看,很容易就會發現,能上架成為暢銷書的多半都是成功者的傳記或是語錄,只是這樣的成功故事看多了,你真的以為成功是可以仿造的嗎?有多少人之所以成功,靠著不完全是自己所認定的原因,往往還得配合天時和地利,一旦風向改變,即便你依循著相同的模式前進,也已經無法走到應許之地,然而你卻可能因為他的成功而盲目,認為不管他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是可以邁向成功之路的。想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何以我們從來也沒有看到第二個 Bill Gates、王永慶。
俗話說:「上一次當,學一次乖」,失敗與成功之間一個最大的不同就在這個「乖」,失敗可以說是花錢買個經驗,如果能夠不用品嚐失敗的痛苦,而得到其中的學問當然是件好事,只不過少有人願意將自己失敗剖開來談,更何況即使有又有多少人肯花錢出版呢?而這本《向失敗學習》就是作者以自己的失敗為殷鑑,侃侃而談一些關於創業的注意事項。
其中我覺得收穫最大的是關於創業資金的部分。創業者在初期的資金多半都很難充足,而資金的取得不外乎是兩個管道--融資(包含貸款以及跟親朋好友借錢等等)和入股(包括創投),這大概有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問到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說實在的我就說不上來了。不過,綜合《微笑禿鷹》書中所獲得對創投的瞭解,總算是有一些比較概括的認識。
融資和入股最大的差別,莫過於融資是完全的金錢往來,借錢還錢,對方的目的是賺利息,而不是參與公司的成長,一旦回收的風險提高,銀行可是隨時會收傘的,Hypernet 最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擊倒的。入股的話,對方要的就不只是蠅頭小利了,他看好的是公司的未來性,希望藉由早期的投入以獲得豐厚的利益,然而高報酬的背後,股東們也須同負風險,和公司可以說是同在一艘船上,缺點是這些股東可能會介入你的經營,這點也是很多創業者不願接受創投資金的原因。
那到底何時該選擇融資?什麼時候又是尋求創投入股為宜呢?一是考量對事業風險的掌握度,如果覺得成功是手到擒來,只不過是"一片蛋糕"的話,我想當然就沒必要把成果與人共享,選擇融資會是比較好的。反過來說,要是認為前景可期,但風險無法逆料,或是有可提供關鍵資源的貴人願意合作的話,那麼以未來的利潤換取風險分擔以及關鍵資源,應該會是合算的。
其間的差異可以說明,矽谷何以能成為創業者的天堂,孵育出諸如 Yahoo!、Google 等新興事業體,其與創投的興盛不無關係。因為,對創業者來說,絕大部分的資金並不是由自己所支出,失敗最大的損失只是時間和機會,並不會因此而背負了龐大的債務,它可以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業。而對創投而言,高風險帶來的高報酬,也讓一個成功的個案足以承擔十次失敗,可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這又何嘗不是美國之所以興盛的原因之一呢?
之所以會提到這個「看廣告免費上網」服務,無非是因為它就是本書的作者板倉雄一郎所想出來的,只不過提供這項服務的 Hypernet公司早在 1997年 12月便淪為網路泡沫的一員,板倉先生也因負債26億而宣告破產。雖然跌倒了一次,不過他後來靠著撰寫自己失敗經驗的《社長失格》一書又成功站起來了。
即使 Bill Gates曾經說過:「成功,是最差勁的老師」這樣的話,但我想大概沒有人願意遭逢失敗吧!你到書店去看,很容易就會發現,能上架成為暢銷書的多半都是成功者的傳記或是語錄,只是這樣的成功故事看多了,你真的以為成功是可以仿造的嗎?有多少人之所以成功,靠著不完全是自己所認定的原因,往往還得配合天時和地利,一旦風向改變,即便你依循著相同的模式前進,也已經無法走到應許之地,然而你卻可能因為他的成功而盲目,認為不管他做什麼都是對的,都是可以邁向成功之路的。想想如果真是這樣的話,何以我們從來也沒有看到第二個 Bill Gates、王永慶。
俗話說:「上一次當,學一次乖」,失敗與成功之間一個最大的不同就在這個「乖」,失敗可以說是花錢買個經驗,如果能夠不用品嚐失敗的痛苦,而得到其中的學問當然是件好事,只不過少有人願意將自己失敗剖開來談,更何況即使有又有多少人肯花錢出版呢?而這本《向失敗學習》就是作者以自己的失敗為殷鑑,侃侃而談一些關於創業的注意事項。
其中我覺得收穫最大的是關於創業資金的部分。創業者在初期的資金多半都很難充足,而資金的取得不外乎是兩個管道--融資(包含貸款以及跟親朋好友借錢等等)和入股(包括創投),這大概有很多人都知道,然而問到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差別呢?說實在的我就說不上來了。不過,綜合《微笑禿鷹》書中所獲得對創投的瞭解,總算是有一些比較概括的認識。
融資和入股最大的差別,莫過於融資是完全的金錢往來,借錢還錢,對方的目的是賺利息,而不是參與公司的成長,一旦回收的風險提高,銀行可是隨時會收傘的,Hypernet 最後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被擊倒的。入股的話,對方要的就不只是蠅頭小利了,他看好的是公司的未來性,希望藉由早期的投入以獲得豐厚的利益,然而高報酬的背後,股東們也須同負風險,和公司可以說是同在一艘船上,缺點是這些股東可能會介入你的經營,這點也是很多創業者不願接受創投資金的原因。
那到底何時該選擇融資?什麼時候又是尋求創投入股為宜呢?一是考量對事業風險的掌握度,如果覺得成功是手到擒來,只不過是"一片蛋糕"的話,我想當然就沒必要把成果與人共享,選擇融資會是比較好的。反過來說,要是認為前景可期,但風險無法逆料,或是有可提供關鍵資源的貴人願意合作的話,那麼以未來的利潤換取風險分擔以及關鍵資源,應該會是合算的。
其間的差異可以說明,矽谷何以能成為創業者的天堂,孵育出諸如 Yahoo!、Google 等新興事業體,其與創投的興盛不無關係。因為,對創業者來說,絕大部分的資金並不是由自己所支出,失敗最大的損失只是時間和機會,並不會因此而背負了龐大的債務,它可以鼓勵年輕人勇於創業。而對創投而言,高風險帶來的高報酬,也讓一個成功的個案足以承擔十次失敗,可說是一個雙贏的局面。而這又何嘗不是美國之所以興盛的原因之一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