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投資決策時,一般人有種明顯的偏誤:當投資處於獲利狀態時,投資人變得十分「風險驅避」(risk-adverse),很容易在股票有小小的漲幅後,急著把它出售以實現獲利。相對地,當投資處於虧損狀態時,投資人卻變得十分「風險愛好」(risk-taking),儘管所買的股票已有很大的跌幅,仍不願將它出售、承認虧損。』不知道大家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是否會覺得心有戚戚焉... 以我自己的經驗而言,這根本就是我在投資股票時的寫照,稍微漲一點就很想落袋為安,很少能夠賺超過20%,而股票在跌的時候卻又不肯面對現實,以致於越跌越深,最後就住進套房了,2000年那時候買的股票就是因為這樣,才會一直放到現在都還沒出。如果是現金交易的話,或許還有扳回的機會,像是這幾天的股價其實就差不多都回到2000年的水準了,不過如果有融資、融券的話,這樣的一種操作方式那恐怕就會出大問題了,而我想這也就是為什麼幾乎每一本投資理財的書,都會一再強調「停損」的觀念,只是觀念很簡單,要確實做到可能就不是那麼容易了,但如果不設法克服心理上的障礙,想在股市賺到錢只怕是很不容易的!
from: 財報就像一本故事書/劉順仁(時報出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