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6日 星期二

[隨想.me] 書看到一半看不下去怎麼辦?

書看到一半看不下去,你會怎麼辦?

  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遇過吧!興沖沖地把一本書拿來讀,卻發現才翻沒幾頁就有點看不下去了,我想書只要讀多了,三不五時總是會遇到這種狀況,至於會怎麼處置它就得看書的種類和心情而定。

  最常遇到的莫過於教科書了,遇到這種的似乎也沒有逃避的權利,除了摸摸鼻子硬著頂上去之外,也沒有其他方法可想。(當然不包括作弊這種旁門左道的方法囉!)想要成績就得付出相對的努力,也算是等值交換囉!

  如果是小說的話,除非是有人強力推薦才會硬啃啃完,《占星術殺人魔法》可以算是一例,當初要不是看在網路上給的評價超高,我可能就撐不住了,好在啃完之後味道還不錯,不然就虧大了。一般來說,都是束之高閣居多,像《追風箏的孩子》就是啃到一半被我供起來了,足足拖了一年才把後面半本K完。我是比較不碰那種會拖拍的小說,像是經典名著之類的,通常都不是我的菜,一本小說一口氣看完的機率算起來還蠻高的。

  至於比較硬的書,以前的話,大概翻個三頁五頁要是不合胃口,可能就不看了。不過,這一陣子閱讀習慣有一些轉變,可能會看這本書有沒有值得一讀的價值來決定怎麼讀。如果只是比較悶,需要比較多時間去思考的話,我會傾向一天啃個20~30頁左右,用比較多天去啃完它,有的書可能一邊看還得一邊查資料,《世界是平的》就是這樣看完的,前後看了有兩個月吧!算是一本讀得蠻辛苦的書,然而收穫也不小,稱得上「值得」二字!還有一種則是看了半天也不知道在說什麼,或是根本覺得他在胡言亂語的話,則有三種處置方式,一種是一邊看一邊罵,另一種是乾脆扔到一邊從此不看了,還有一種則是搬出《槓桿閱讀術》裡面說的快速瀏覽,只挑有興趣的部分看,大前研一最近出的書有好幾本就是這樣看完的。

  其實有些書光看書名,多半都可以猜到可能看到一半就看不下了,有時候當然也會想避開這些硬梆梆的書,去挑一些簡單易讀的書來看,只不過這樣避重就輕的方式,對於累積知識來說,畢竟不是什麼好事,所謂「良藥苦口」,能夠產生實際助益的書,多半都是比較枯燥、不容易閱讀的,一直躲的同時也躲掉了遇到這些珠璣的機會,當然都看這種書,可能會讓人感到人生乏味,我覺得以交錯的方式閱讀,會比較符合中庸之道。


arthur@tp wrote at 2007/11/6 02:24

1 則留言:

  1. Information overload!
    其實不是現代人的現象,而是有文字論著以來就常被渴望吸收資訊的人們所感嘆。
    這個問題我也常被學生問起,從幼稚園到博士,從小學生到大學教授,一路走來其實閱讀的僅是吸收資訊的一種「手段」,然除此之還有諸多方法可以吸收資訊。單就閱讀這種手段而言,「目的性」是重要的,這也就是說無目的性的閱讀常會讓自身的內外情境所左右,文詞乏味、內容俗套無法激起您的「興趣」那就會打退堂鼓,但如果目的性「十足」,那在艱澀的書都要啃進去。
    目的性到底是什麼?那就是您的想藉由這些文字書本想完成什麼意圖。
    教科書的意圖最明顯,通常都是那個科門的典範知識,當您能通曉其義時您就能承接這個典範,再往前進。而考試就是一種評核您是否有「承接著」這個典範,或者是能否藉由這些典範來發展應用,所以教科書種是讓學生感到「硬碰硬」。
    還有些目的性不是像上述的如此「機制性」,例如當目的性是朝「豐富化」發展時,就可以貪多嚼不爛也沒關係,走馬看花馳騬書海。
    還有一種典型的目的性那就是「娛樂」,如文字無法讓您有「愉悅」的感受那就看不下去了!(我可是要花「閱讀的成本」來找「樂子」的!)
    這些林林種種的「目的性」其實還有層次之分,最基本的層次是接收層次,純粹再吸收文字所產生的表面資訊。而中層次是為欣賞層次,您會去探索作者的文采與寓意。再到高層時就是審閱層次,您會去省思作者的邏輯、意識、美學等等「哲學」面向,進而產生 Critique(批判)。(在此我用Critique的原字來寫是有原因的,因為漢文的「批判」常負面且俱外向性的意義,而較缺乏先自省後自覺的意義)

    然而行文至此,
    您有沒有發覺都在談「閱讀」,
    其實「閱讀」對知識而言是種「消費的行為」,都在吸取別人的意識。
    但還有種行為很重要,
    那就是「生產」,
    知識的生產,也應重視!!

    然而這世間似乎,
    消費者多而生產者少!

    arthur您也漸成為生產者了!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