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1日 星期六

[書摘] 行善也分等級

  「愛上經濟」一書中,在討論經濟學家對於「做善事」的觀點時,提到了一位12世紀的猶太裔哲人 Maimonides(西元1135-1204年),說道:
「行善表現到最極致,是施捨的人透過餽贈、借錢或者是其他方法,使得受惠者能夠在生活上自給自足。套句老話,就是『與其餵魚給他們吃,不如教他們怎麼釣魚』。」
又說:
「『施』與『受』兩方都必須隱姓埋名,以維護前者的善心,以及後者的尊嚴。」

之前也曾經在不同的書裡面,看到這種做善事又希望能維持受援助者尊嚴的觀念或是行為,這在西方世界似乎是個普遍且受到尊崇的。而傳統的東方思想,除了告訴我們要做善事以求福報、或是一些修橋鋪路的故事之外,似乎很少討論到「行善」。

  因此,我召喚了Google大神,探詢了這位 Maimonides ,發現他將行善分成了由高到低分成了 8 個層次:

01. 協助對方自立更生,讓他不用再去乞討。
02. 捐錢給不認識的人,且以匿名的方式付出。
03. 把錢捐給你認識的人,不讓對方知道是你幫助他的。
04. 捐獻給不認識的人,但對方知道你的名字。
05. 主動捐輸,但受者可能會感到羞愧。
06. 因為被懇求才付出,不過給予適當的金額。
07. 自願付出,但給予的金額不足以解決問題。
08. 心不甘情不願地施捨。

  偶爾我們會在報章雜誌上看到「為善不欲人知」,這個對於他人的推崇。然而,這在 Maimonides 的哲學中,仍不算是善行的最高境界,幫助別人最好但可能也是最麻煩的方式,是幫助他自立,讓他從此脫離貧窮的狀態,這其實有點像是「搶救貧窮大作戰」節目的作法。

  只是常看「搶救貧窮大作戰」的人應該也知道,在這些接受過幫助重新站穩腳步的人當中,也有人是在營業一兩年之後又打回原形的,可見會造成貧窮的原因,往往並不僅僅是金錢或是技能上的問題,心態可能也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在協助重新自立的過程中,這似乎也是需要考量進去的地方。否則,一再重複幫助->自立->回復->幫助...的循環,只會讓接受者更加產生依賴的心態,對於「施」、「受」雙方都不是什麼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